同时,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讲求能源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也应该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
观茶君觉得这几点信息非常重要:一是对改革的督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二是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责追责即将启动;三是对电改而言,这句话尤其关键,要按照把改革主体框架搭建起来这一阶段性目标,排出督察优先顺序,聚焦重点难点。认识到电改督察的重要性,观茶君是从这条新闻开始的。
联系到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公开报道基本电费过高的问题,观茶君觉得,这或许意味着基本电费被列入了督察范围,基本电费制度或许迎来更大变更另外,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引入关注:最近,一些热心电改的小伙伴明显兴奋起来了,话里话外对电改重新充满了期待,而据信他们已经知晓了督察报告的主要内容。梳理之后,观茶君发现发改委、能源局最近确实忙,做了许多推进电改的事,这本身就说明督察已见效。观茶君不知道将来是否有机会看到报告的内容,但春江水暖鸭先知,梳理一下最近发生的一些事,看看被督察的部门尤其是负责电改的发改委、能源局做了些啥,或许从中能够看到一些端倪毕竟他们应该是最先了解督察精神、最先以行动做出回应的。举个栗子,就拿中央对电改的督察来说吧,把一些新闻连起来,再结合一些现象分析,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有消息源告诉观茶君,中央对电改的督察报告将在一定范围内逐级公布。四是能源局通知开展四项重点监管,包括煤电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监管、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监管、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监管和用户受电工程市场秩序监管。(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电力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有效满足电力发展标准需求。
目前,电力行业专业标委会已达38个,全国电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个,IEC中国技术归口单位13,标准化工作委员会1个。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标准提案,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同时,也要重视在现有国际标准中提出中国技术方案,反应中国意见。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制定特高压变压器、GIS的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技术标准。
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7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20亿千瓦,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55%以上,火电平均煤耗下降到每千瓦时310克标准煤,电网线损率下降到6%左右,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力争实现超低排放,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能源价格改革、能源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强化标准实施、服务和应用,提高标准化效益。
实施电力专业标准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技术组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海上典型风资源特性与风能吸收方法研究,突破远海风电场设计和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海上风电场集群运控并网系统。(四)加强标委会组织体系建设结合十三五期间电力技术发展和标准化需求,完善标委会组织体系建设,适时成立一些国家、行业或中电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相关专业标准化工作。
l继续做好IEC/TC8/SC8A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分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定输变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导则。制定kV1000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标准。2.《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规划到2020年,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我国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四、主要政策措施(一)争取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 加强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的沟通和协调,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促进电力十三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制定用能信息采集、用户能源托管、电能替代等业务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接口标准,制定能源服务商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接口标准。
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要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企业标准化更加深入,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深入企业。
制定核电厂常规岛老化和寿命管理、核电厂常规岛设备监造、核电厂常规岛再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完善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巡视检修架空输电线路相关标准。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5.核电完善核电标准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能源节约,要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能源评审和绩效评价。要发挥中电联的协调作用,探索相关标委会之间的协调机制,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计划立项、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实现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的目标。
制定在特高压和大机组下的机网协调标准。完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电网设备运行监控标准体系。
引进IEC61850第二版标准和IEC62361《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长期互操作性》系列标准。修订智能用电服务系统技术导则、供电服务规范,形成统一的智能用电服务标准体系。
(四)国际标准化十三五期间是电力技术快速发展和电力走出去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电力国际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要坚持采标工作,将国际上先进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将我国的技术和标准推向国际,实现标准引进和输出并举。推进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10.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十三五规划要点及重要标准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十三五规划要点见分报告1,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十三五规划重要标准见分报告2。3.《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指出,到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能效测评等方面的标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企业应用一体化,提高电力标准技术水平和实际指导能力。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完善电能计量装置检验标准体系,制定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标准。
国务院今年将《标准化法》修订列入配合改革的优先立法项目。主动参与IECPC118组织的技术规范、技术报告、技术标准等标准化文件的编制工作。
开展燃气轮机可靠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完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系列。开展智能变电站监控数据建模及接口规范、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远程维护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与调控中心一致性建模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制定。
完善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基础性标准和方法标准,包括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经济运行、设备监造、环保测量等方面的方法、标准和规范。开展燃气轮机整机试验标准,形成燃气轮机试验、设计、制造及维修维护标准体系。以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制修订节能、环保及新型介质等领域的电气化学标准。
加快完善电力需求侧领域标准体系,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终端、接口、效果验证、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基于61850的电能质量通信规约,制定低压有源滤波器、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装置等技术规范、检测规范和运行规范。
完善配电网运营与管理、设备与技术支撑等领域的标准体系。确定了经济治理、社会管理、生态建设、文化发展、行政管理等五大重大领域标准化工作重点,开展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和监督体系、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完善标准化技术基础体系、健全国际标准化工作体系等五大重点任务。
完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金属技术监督、阀门选用(阀门)以及机组水化学(化学)方面的标准。针对700MW级及以上水轮发电机组以及低水头贯流式水电机组制定设备监造、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等方面的标准。